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三十四章:恰逢其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恰逢其时 (第1/4页)

    说到这里,可能熟悉历史的朋友,会恍然大悟!司马懿的“纳赋令”,不就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么?

    所谓“一条鞭法”,是指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推广至全国!

    一条鞭法的规定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税,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做,大大简化了税收制度,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了官府的财政收入!

    既然这样的税收政策,有诸多好处,为什么直到明代后期,才出现呢?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够,只有达到了一定的阶段,才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先说生产力水平!中国古代,明朝以前,粮食产量一直得不到有效保证,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何让老百姓吃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国策,民以食为天嘛,这也是历朝历代重农抑商思想之根源所在!

    粮食如此宝贵,在许多时候,有钱都未必买得到,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就算有,也没人舍得把赖以生存的粮食拿出去卖,而是修建粮仓,保存起来,生怕有个什么风吹草动时,自己会饿肚子!

    可想而知,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官府征税,要钱不如要粮,在产量低的时代,最宝贵的一般等价物就是粮食,比钱珍贵!

    钱不能吃,不是生活必需品,可人却离不开粮食,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