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强行贷款 (第1/5页)
国的维新变革渐次推行,成为了这个国家日益明显的每一项重大的举措进行后总有成堆的人头落地,但因此而带来的社会动荡却是微不足道。以盐政改革为例,虽然长芦盐商十去其九,但普通民众压根与之毫不相关,他们只关心能不能吃上廉价盐。 当官府承诺盐价至少下降两成之后,民间仅有的一丝担心和不安也消失,对小民来说,哪怕盐商再死上1万个也比不上每斤盐下降1文来得要紧,更何况这批为富不仁、鱼rou乡里的富豪早就是人群的眼中钉rou中刺了呢? 对国际舆论而言,虽然帝国的盐政改革搞得风生水起,但他们却是乐观其成。因为朝廷昔年向外洋借款时有大笔款项是用盐税作为抵押,盐政改革后,这种抵押并不因为征收主体的变更而消灭,反而因为直属朝廷来获得了稳定性的加强,使得原先仅有的因为地方截留和挪用的担忧也消失了。由于开通了向日本输送食盐的渠道,日本表示了谨慎的欢迎,虽然对25%的关税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质疑,但他同样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得到利好消息的英法美各国银行团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凑拢上来,向财政部和外务部提出要求向中国进行借款,借款的理由倒也不算勉强:中德双皇债券发行后,德国在中国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利益。虽然这是中德之间彼此双边关系地内容,但各国认为这种大量的借款损害了‘显而易见的公平性’,对门户开放政策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影响了各国利益的‘平衡’与‘和谐’。 以美国花旗银行为首的银行团振振有词地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