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 (第3/4页)
毫不犹豫。 江阳侯又问:“那之后呢?” 季舒月已经思考过,此时回答起来亦是顺畅:“待人入了大牢,将证据一一摆在他们面前,等他们绝望之际,再告知他们本宫只抓大放小,抓实权放虚职,抓青壮放老朽。” 江阳侯闻言,稍加思考便点头赞许:“如此朝中动荡最小,到时前有您宽宏大量,朝中不会再有反对之声。待您地位稍稳,再抛出粮食增产之事,加开恩科,提拔年轻官员……如是几年,大事成矣。” 季舒月笑道:“只是连累父亲离开中枢了。” “能白得这发掘新粮,名传千古之功,又谈何连累?只希望娘娘将来身登大宝之时,勿忘当初誓言。” 季舒月郑重点头:“不敢或忘。” 父女二人相视而笑。 …… 谈话结束当天,江阳侯回府不久,宫里就出动天擎卫在京中大肆抓人,喧嚣一直到天色将明才结束。 第二日早朝时,没有被抓的臣子们群情激愤,在殿中扬言要太后给个说法,更有几个言官说出了“妖后祸国”等话,表示若太后行此专权暴虐之事,若不能给出服众的说法,他们即便全部一头撞死在殿上,也会赶妖后下台! 好在太后早有对策,第一次走出珠帘,以沉着稳重,胸有成竹的态度安抚住了朝臣。 “哀家行事向来讲究个‘理’字,”季舒月声线刻意压低,听起来更加沉稳有力,“诸位卿家不如先行奏事,最多一个时辰,哀家自有分说。” 到底太后名声一直不错,江阳侯府也没见着有什么揽权的举动,尤其这会儿能上朝的朝臣,都是对太后临朝这事没太多恶意的,即便不满也是出于公心的多,因此朝臣们算是被安抚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