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8章 外贸服装的利润链 (第1/4页)
紧赶慢赶的,兰达服装厂好不容易才在开学前一个月,将英才学校这学期的订单完成。一口大气还没有喘出来,没想到食为天也跟着来凑热闹了,也下了一张床品的订单。 兰达服装厂只负责生产,以及进料、质检等与生产密切相关的各项工作,对外销售工作都是用兰思丽的名义。 黄菲菲向兰思丽特别订购了一批高档的床上用品五件套,单价近百元,数量达上千套之多。并且要货的时间非常短,只留出一个月的时间以供生产。 黄菲菲当然不是单纯为了支持兰思丽的生意而乱花钱。 在1985年9月10日,全国第一个教师节的当天,这批采用礼品包装的高档床品,作为食为天赞助教师节的礼物,送给了农大的每一位老师,在职和退休的教师人人都有份。 食为天此举大大地出了一次风头,引来各大新闻媒体竞相报道,因此还上了央视晚上黄金时段的电视新闻。 借此东风,兰思丽的床上用品也一举成名,几乎成了逢年过节时各单位高档福利或礼品的代名词。 兰思丽采用这样的发展路线,其中当然有孙大海的功劳。作为重生者,孙大海对前世国内服装行业的发展情况,多少还是有一些了解。 在八十年代中期,个人倒腾服装是非常挣钱的。胆子大的人,会跑到沿海那几个有名的水货码头进点走私来的花衬衫、喇叭腿、牛仔服、蛤蟆镜,或者带着点洋文字母的奇装异服,带到内陆城市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