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_第十八章 谏臣之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谏臣之死 (第1/5页)

    一万隋军兵不血刃占领了南阳郡和淅阳郡,这两个郡是联系长安和荆襄地区的走廊,对唐朝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由于李孝恭兵败颍川,已无力防护这两个郡,万般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了杨元庆的要求,将这两个郡设为缓冲地带,双方皆不驻兵。

    尽管此时又有五万蜀兵增援荆襄,但这些兵力还是显得捉肘见襟,东面要防御萧铣军队,北面要防御隋军南下,根本无力承受两线防御压力。

    李孝恭只能寄希望于隋军守信,但隋军却让他失望了,在中原战役结束不到半个月,一万隋军便开进了南阳郡和淅阳郡,截断了上洛郡和襄阳郡的通道。

    这个消息令李孝恭暴跳如雷,但同时他又焦虑万分,他担心隋军即将发动荆襄攻势,外患严峻之下,李孝恭立刻送鹰信前往长安。

    长安城,李渊曾经信誓旦旦要严厉处罚中原之战中的乱象,也就是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权力斗争,但到最后,他却无法处置下去。

    一方面固然是家丑不可外扬,另一方面是双方势力已深,处罚非但不会减缓矛盾,反而会加深矛盾,导致内部矛盾激化。

    李渊投鼠忌器,一场中原之战的反思大会,变成了走形式,有人说是武器不精,有人说训练不足,有人说兵力不够,有人说后勤不力,但就没人敢说是战略布局有误,说战略布局有问题那就是李渊的责任。

    更没有人敢说这是因为太齤子和秦王的内讧导致,尽管很多人心里都明白一二,但拿不出证据,随口妄言,那便会引来杀身之祸。

    但还是有骨气的人,武德殿前的台阶上,谏臣赵黎明已经跪了一个上午,他声音已经嘶哑,但依然倔强地大喊:陛下。中原兵败祸起天策上将之府,秦王可领兵但不可掌权,兵乃国之重器,非个人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