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4章 (第1/3页)
将桓玄放虎归山,可谓是司马道子一生中最大的失策。然而,当时的他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 赵亮成功护送桓玄回归荆州,并且挫败了甘仲平的袭击,只是令司马道子懊恼了很短的一段时间,然后,他便将一向都不怎么看得起的南郡公暂时抛诸脑后了。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位会稽王的目光,始终都聚焦在了离建康更近的北府兵身上。 当谢玄谢安相继去世之后,司马道子再次玩起了自己最为擅长的权谋手段,轻而易举拿掉了眼高手低的谢煥,同时成功分化压制北府各派系的将领,最终改由刘牢之代为执掌所有兵权。 自那之后,司马道子顺理成章的认为万事大吉,以一种高枕无忧的心态,开始了骄奢yin逸的生活,也日渐放松了对于荆州方向的防范。 直到公元402年,司马道子的儿子,时年二十岁的司马元显察觉情况不对,才遂以骠骑大将军、都督十八州诸军事的身份,兴兵讨伐已经暗中发展壮大,甚至严重威胁司马皇族地位的南郡公桓玄。 此役,建康军与北府军联手,水陆合计十七万兵马,大小战舰两千四百余艘,并任命征西将军、北府大统领刘牢之为前锋都督,逆流而上,向桓玄的荆州军发动进攻。 桓玄不惧强敌来犯,亲自披挂迎战,在姑孰击败并俘虏了朝廷大将司马尚之,同时指挥庞大的水师舰队封锁长江,成功阻断朝廷联军的粮道。 眼看掌握了整个战场的主动权,桓玄又派遣亲信荀雯作为密使,潜入敌营策反刘牢之。 著名的墙头草刘牢之,在大军粮草断绝和桓玄许以厚利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再次展现出其首鼠两端、投机反复的风格,于阵前倒戈,投靠在了桓玄旗下,并掉过头来对司马元显发动突然袭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