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0章 (第2/3页)
啊?”陶思源听得一脸懵逼:“赵兄弟,咱们是去赴宴,又不是去干架,带着部队合适吗?” “你懂什么?”赵亮没好气的哼了一声:“谁说得准,司马道子会不会在宴会屏风后面,藏着五百刀斧手?” 陶思源哭笑不得,说道:“赵兄弟你多虑了。咱们虽然是来破坏司马道子搅乱荆州军的计划,但双方并未真正闹到撕破脸的地步,不至于吃个饭还暗藏杀手的。再说,有谢煥公子和北府兵给咱们撑腰,会稽王也不至于如此啊。” 赵亮心道:大哥,你之所以这么想,那是因为你根本不晓得我之前对司马道子做过什么。否则的话,你估计连赴宴都不敢去了。 只听陶思源继续道:“另外,刚才我专门问过会稽王府的人,今天还有谁参加晚宴。对方说,司马道子邀请了众多建康高门的名流,其中还包括南郡公桓玄。我说赵兄,在这种场合下,总不会出现摔杯为号、刀斧尽出,然后血流成河的局面吧?” “桓玄?他怎么也在这里?”赵亮好奇道:“这家伙此时不应该在荆州给他叔叔桓冲办丧事吗?” 陶思源作为一个穿越到东晋的现代人,自然也不太了解其中的原委,一时之间同样被赵亮给问住了。站在一旁的晨曦解释道:“赵兄有所不知。大司马桓温去世的时候,将荆州兵权和扬州刺史的位子交给了弟弟桓冲,南郡公的爵位却没有按照规矩传给世子桓熙,而是给了他最疼爱的小儿子桓玄。桓玄那时候年纪还小,叔叔桓冲在朝中做官,出于对他安全上的考虑,便把他带在身边,一起到了建康。后来桓冲考虑大局,将扬州刺史的职位让给了谢公,自己则去镇守大晋的荆州防线。那时因为桓玄正在太学读书,所以就没有跟着叔父回去,而是继续住在位于建康的南郡公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