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8章 (第2/3页)
松风岗而去。 策马不到两个时辰的功夫,他们一行人便来到了宋辽和谈的会场。这个时候,以大宋右班殿直、阁门祇使曹利用为首的宋朝谈判团也恰好抵达此处。 双方特使在一百宋军、一百辽军的拱卫环伺之下,同时翻身下马,相向而行。待来到近处,耶律宁和曹利用二人彼此见礼,互致问候,然后又分别介绍各自的随行人员。 到了此时,赵亮便没有必要再跟着契丹的安亲王身后了。他和小雅、萧峰、段誉,一起自自然然的走入了宋朝代表的行列之中。 曹利用特意当着契丹人的面,向赵亮传达宋真宗口谕,先对他们忠勇效命、促成和谈的行动大加赞赏,然后任命赵亮作为副使,参与接下来的宋辽谈判。 一番标准化的外交流程全部走完,大宋与大辽的代表们,一起携手步入临时搭建的议事厅,终于开始了那场影响后世百年的两国议和。 第二百四十五章 要打还是要谈 按照赵亮之前的设想,宋辽两国第一天的谈判,应该是在双方相互寒暄、彼此致意、不断扯淡、猛兜圈子的友好氛围中进行的。 本来嘛,像谈判这种事情,往往都是谁先开口谁吃亏。只要你一提出自己的期望或要求,对方马上就会开出相应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多半会把你搞得非常被动。 所以,通常在重要的谈判过程中,往往都是需求更为迫切的一方,或者局面更为劣势的一方会率先亮明观点,然后眼睁睁的等着对手讨价还价。 这样一来,出于策略上的考虑,即便形势再恶劣,谈判代表也都会尽可能的拖慢整个议程的节奏,不断试探对方底线,尽量避免一上来就摊开自己这边的底牌。 然而今天的状况,却大大出乎了赵亮的意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