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穿越调查局_第81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15章 (第1/3页)

    同时,地方军政民政则恢复隋初的州县两级制,同时沿袭隋朝法度,在国内及边境重要地区设置总管,全权统带辖区内的州县府兵,为大唐征战效力。

    武德七年,也就是公元624年,李渊认为全国基本统一,政局已经趋于稳定,于是在封德彝等大臣的建议下,为结束特殊时期的军事统治,废总管,改称都督,但府兵的体系仍旧予以保留。

    凡统十州县以上的地方,设置大都督府,其余地方则分设中都督府、下都督府。当时,全国范围有资格直接设立大都督府的包括洛、荆、并、幽、交共五个大州。都督府中设都督一人,长史一人及录事、参军等员属,主要负责地方军的统御,与骠骑府和车骑府等州县军府协调节制辖区府兵。

    后来,骠骑府和车骑府又合并改称为折冲府,作为各地府兵的基层组织,承担征募、训练和作战的任务。各地折冲府以人口规模分上、中、下三等,上府直辖兵员一千二百人至一千五百人,中府直辖一千人,下府直辖八百人,所属的府兵兵士皆通称卫士。每府设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别将、长史、兵曹、参军各一人,作为府一级的指挥机构。而州府以下的,则以三百人为团,设校尉及旅帅;五十人为队,设队正、副;十人为火,设火长。

    举凡百人以上的跨区调动,均须皇帝叱令和兵部勘合,否则以谋逆叛乱论处。

    因此,除了遇到大规模的战事之外,像眼下这种专门为练兵而组织的军队集结,对大唐来说也算是比较少见的。

    连着两三天的时间里,长安城附近的十几个州县,无论隶属于京畿道的,还是划归在关内道的,全都喧嚣动员起来。各条通往京城的大路上,随处可见顶盔掼甲、手持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