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81 (第1/4页)
往上,千户,指挥佥事,指挥同知,指挥使……最多可以分得五千亩田产,足够成立一个大型农场。 朝廷设立学堂,分成文武商三班,文班就是走科举路线,唐毅等下规矩,以后乡试和会试都有保留名额,留给军中子弟,武班自然是交给他们排兵布阵,攻杀战守,学成之后,可以参加武举,选拔军官。商班就相对容易了,也教给读书识字,更多的则是经营算账,让他们能管好农场,不至于被人家卖了。 显然世袭将门受到了极大地冲击,可是他们也没有办法,谁让外患没了,晋党垮了,眼下九边能征惯战的都是东南出来的募兵。 唐毅下手虽然狠,可是也给大家伙留了活路,总不能拿着鸡蛋往石头上撞,岁月是傻瓜! 最近毛纺大兴,白捡一座牧场,没准还占了便宜呢! 军制的问题成功解决,同时却带来了另一个麻烦,九边从原来的武将管理,一下子变成了文官统辖。 原本就设有巡抚不用说了,下面要增加多少知府,县令? 一镇十个县令不算多吧?辽东镇面积最广,至少要二十个县令,算起来就是一百个七品官,五个县划成一个府,又是二十个五品知府。其余的佐贰官,小吏书办,还要多少人? 这一个改制的直接结果,就是隆庆五年的辛未科,录取人数达到了二千零四十三人。 什么概念呢? 唐毅的丙辰科,算是录取人数非常多的一科,只有四百人,足足是丙辰科的五倍。另外以重视文人著称的宋代,最多一科,也只有一千八百多人。 如此之多的进士老爷,如此大手笔的录取率,简直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