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武三的大礼 (第1/4页)
烧窑之时,陈文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火照看看窑内的情况。 瓷器都在匣钵之内装着,其实他也看不出个啥,而且他看的也不是瓷器。 此时查看,主要是通过窑内火焰的颜色,来判断窑内各个位置的温度。 虽然他在里面装了很多传感器,能让看到窑内各个位置的温度数值,但是不亲自看着,还是有点担心。 毕竟柴窑的温度很难控制,就算他设置了一系列参数,让手下值得信任的工人轮流看着,他也不会完全放心。 相比古代,现代人烧窑已经经过科学计算,所以不算太累。 就算这样,只有窑炉内部的温度进入稳定期,陈文哲才会交给其他工人看守。 直到第二天,等烧制的差不多,开始降温的时候,他才会再次过来查看火候。 完全没问题,才逐步降温、开窑。 也幸亏现在不是古代,对于温度的提升速度、控温等等,都有着很多办法。 要不然,烧窑可就辛苦了,因为古代一次开窑烧制,往往都是好几天。 而现在就不同了,现代窑工都知道,一般普通陶瓷烧1300度大概7-8小时,1700度的高铝瓷要烧10-12小时。 把温度曲线制定好,脱脂段-升温段-保温段-降温段。 从开始的予热,之后的温度曲线,根据炉子类型,烧制什么样的瓷器,还有炉窑内部气氛曲线,都能把控。 甚至瓷器形状、大小,这些都跟最后烧制出的瓷器品相有关系的。 这种工作,说精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