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德艺双馨 (第1/4页)
学习是快乐的,制瓷更加让陈文哲感到快乐。 最主要的是他没有压力,可以想到什么就学什么,也可以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有着几位老前辈的经验,陈文哲再做元青花,就实在是太轻松了。 如果不是这几家窑口,都不会直接出售制作元青花的材料,他仿烧元青花会更加简单。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景镇那边的各家窑口、瓷器公司,都被人盯着。 比如之前陈文哲接触最早的乾隆青花釉料,这个一般人肯定买不到。 因为买到了这种釉料,就可以直接高仿乾隆青花瓷。 要不是因为这个,陈文哲调配出来的青花釉料、釉里红釉料等,也不会卖出高价。 就连清三代的青花料,景镇那边都不让轻易流出,就不要说能够仿制元青花的,现代处理工艺,处理出来的苏麻离青料和麻仓土了。 就像之前黄老先生,就曾说过:“我要对藏者负责,对我的作品负责。” 他曾经坦言,有人拿他的作品,当做文物来拍卖。 而这会导致市场对他本人,乃至整個景镇都产生不信任。 如今,他的每幅作品上,都有他自己的名字。 当年仿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时,他一共做了10个,并打上自己的名字还编了号。 现如今,哪怕每件已经增值几十万元,老先生仍旧坚持本心,不再仿制。 仿制,是对古瓷文化的一种继承,但是在继承的同时也要创新。 到了陈文哲的程度,他也想要创新,而不是单纯的仿制。 刚开始做仿古瓷,肯定是为了赚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