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_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一动不如一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一动不如一静 (第1/4页)

    净瓶细颈及加盖,主要是防止浮尘虫蚊入内。

    一则可以护水之净,二则可以护虫蚊之命。

    佛教心系众生,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现在的人看来,这就是闲得蛋疼,也是有点矫情。

    但是,这样的教义,在古代还是很能迷惑众生的。

    比如在北宋之时,很多人都知道和尚使用的净瓶。

    像是北宋释道诚《释氏要览》云:“净瓶,梵语军迟,此云瓶,常贮水随身,用以净手。”

    净瓶所盛之水除了供佛家弟子饮用之外,还用以净手。

    沙门无论拜佛礼佛,还是讲经说法,每天都要携持各种法器资具,接触之前,必须以水净手。

    唐皎然《大云寺逸公写真赞》论高僧禅修时:“渊情洞识,眉睫斯备,欲发何言,正思何事。一床独坐,道具长随,瓶执堪泻,珠传似移。清风拂素,若整威仪。”

    可见净瓶和念珠等物一样,都是僧人禅修时长随必备之具。

    莫高窟藏经洞,曾出有一纸本高僧禅定画,画中如实记录僧人禅定时,随身所带之物如念珠、挂包及净水瓶。

    所以净瓶是僧人常用之物,而捐赠给寺庙的净瓶,就比较多。

    静志寺两座地宫中,定瓷21件刻有“官”。

    带有墨书或刻字题款者,有21件。

    这些墨书和刻字记述的,都是这些器物施舍人的姓名,和施舍物件的名称。

    如静志寺出土,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白釉“官”款对蝉纹碟。

    再就是净众院出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