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六十九章无独有偶 (第1/4页)
从十五世纪末开始,南越陶工们的兴趣,逐渐地转向了釉上装饰。 红、绿、黄彩,或是和青花共同装饰器物,或仅仅单纯的釉上装饰。 十六世纪的南越陶工,更加的热衷于装饰的堆砌。 虽然陶瓷的产量很高,质量却越发令人堪忧。 1567年,即隆庆元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 随后,景镇的产品大量的涌向海外市场,质量之高、工艺之精无人可及。 就这样,南越陶瓷和很多其它窑场一道,淡出国际市场,包括南越传统的东南亚市场。。 由于后来明、清朝代更迭,影响了华夏窑业,南越陶瓷业得以延续至十七世纪末。 1683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二年,清朝收复弯弯。 翌年,开界驰禁,国内陶瓷又恢复了从前的统治地位。 从此之后,南越陶瓷从此在国际市场消失。 在这几百年间,南越的瓷器制造,不能说是三起三落,也差不了多少。 现在终归是市场做的还可以,正好也让陈文哲掺一脚。 如果可以,他也许能够借着这边的地利,直接把他的白瓷、青瓷也一快推出市场。 不得不说,如果不考虑政治地位,南越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好了。 在这里,只要国家稳定,外部环境还可以,就会立即发展起来。 这也是最近一些年,南越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可惜,小国做事往往是身不由己的,这样就把握不住自己的优势,最终会把一切努力,全部化成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