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9章 (第2/3页)
帝以下的层级切成各种流派,使其保持对国家统一的拥护与难以一致的分歧,皇帝这个最高权威才有资格评判万物,否则就跟联合国般头上顶着五个大爹,大爹之下还有小爹。 【景帝平息藩王之乱前,因为各地都有问鼎长安的野心,加之关中不会承担藩王们的开销,所以对地方的治理要比郡守上心。即使是后期疯癫的吴王刘濞,在被孝高武帝的经济策略逼到起兵造反前也是有过治下富裕的黄金期。 而到景帝后期,各地的王城已不再是某片区域的经济中心,加上景帝延续了自汉高祖的徙陵政策,因此在长安洛阳的虹吸下,人口流动变得非常单一,几乎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天幕做的数据图与模型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它先以平面展现了文景二帝时的各郡人口,并且以十万为单位,将其分为浅绿至深紫的十个级别。 可以看到高祖登基时,南边的紫色地域多于北方,而至文帝登基,以长安,广陵等帝都王城为中心的郡县有着较多人口,但总体还是均匀可控的。 直至天幕放出景帝晚年至孝高武六年的人口分布图。 “嘶……” 看着那辐射式的红绿渐变,所有人都不仅叹道:“难怪孝高武帝要建立副都。” 长此以往,边境没人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说静态的地图还不足以惊醒臣民,那么天幕放出2d的动态图就很能说明副都的重要性。 副都在,边境的人口就算涌向富地,那也不会离得太远,其辐射范围还是能包含边境,并且形成拉扯之势,避免某地坐大取代长安的位子。 而比人口流动更隐忍瞩目的是后世的紫色区域异常之多,多到一些脑子活络的掰指算算就能查到这个人口不太对劲。 “孝高武时究竟有多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