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早慧女童  (第1/6页)
    什么书啊字啊的说起来复杂,其实还有更简单的说法。    一套礼记,若是真能记录成书,就算是个无名之人所写,说什么一字千金那是吹牛,但一字百钱也没人敢说不值。    因为这东西少有人敢录。    当今朝代,‘误人子弟’一词对人生的影响可是不下于刑罚的。    一般文人对四书五经可不敢乱教,更不敢录传。    一是有可能被骂,可能得不偿失,一场世家cao办的文人聚会就有可能报销了自己的人生。    二是能跟他学习的,学了也没点蛋用。学了有用的,也不会找他去学。    就像三国当中,好像是个人,只要他想习文,就能学到,就能找到学习的地方。    但人们对那通篇只有几千字的书籍,又极其重视其抄录与注释解析之人。    可称书经者,能教,能论,但若无名师大儒,非子嗣族亲,绝不会去录传。    这才是大汉真正意义上所谓的知识垄断。    树立权威,却未封民智。    同样,时至今日,大汉多有抱怨攀升道路受阻,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却是因为咱们的刘宏陛下。    如今顶上座着的那个二把刀的皇帝,把相对变成了绝对。    他把自己的游戏规则赤裸裸的摆在了天下民众面前——没钱?滚粗,你学啥都没用。    世家不喜皇帝?呵呵,世家跟咱们刘宏陛下那才是真爱。    好吧,闲话扯远,刘沧这边爆料,族老这下不说话了。    用最俗气的话形容,那焦非白,老有钱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