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82 (第1/4页)
齐伯昆虽然能猜到杜锦宁的用意,可听了她的话,他仍然感慨万分。 想要脱颖而出,引起京官和皇上的重视,这是许多考生都想做的事。但能做成功的有几个?大家来来去去的手段就是写文章,作诗词,杜锦宁却凭一本话本引起朝臣争议,让皇上注意,真真是前无古人了。 “你怎么知道再生稻这种东西?”齐伯昆好奇地问道。 这本话本他还没来得及看,不过听工部尚书在朝堂里提了一嘴。他知道杜锦宁在话本里提了京城这一带也可以种植双季稻的事。 杜锦宁提出双季稻不稀奇,毕竟桂省那一带的人种植双季稻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京城虽偏北,但季节安排得好,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这再生稻,连他都没听说过,杜锦宁又是怎么知道的,而且还让看了话本的人一举种植成功,这让齐伯昆万分好奇。 ☆、第六百零五章 对策 “您也知道我记性不错,平时看的书又多,每到一个学府,藏书楼的书我都会扫上一遍。而我对农事又特别感兴趣,典籍上说过,我就能找出来。”杜锦宁道。 “……” 好吧,齐伯昆不服不行。 他虽痴长几十岁,自诩饱读诗书,但要论看书之多、涉猎之广,他还真比不上年仅十四岁的杜锦宁。 这一点,他甘拜下风。 他撇开这个问题,将今天朝堂上的情形跟杜锦宁说了一遍,道:“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只要把‘谷贱伤农’这个论调驳倒就行了,这于民有利。至于我自己,我想,我不过是写了一本话本,皇上胸襟宽广,总不至于因为这个就治我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