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税赋 (第3/4页)
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并立下了禁海的祖训。若是赵某有幸得了天下,这方面不延续前朝旧制,是否会遭人非议?” “这就要看国公如何权衡取舍了,” 秦烽淡淡地道:“究竟是赵家的江山社稷重要,还是某些官员士子的人心更重要?他们不希望开海,就真的是出于公心?没有私意?怕是未必吧。” 在这方面,主世界的明朝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一帮子道貌岸然的文官把持朝政,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竭力反对商税、反对开海、反对朝廷增加收入等等。以至于江南地区一年收上来的商税仅有十二两银子。 李自成的大军逼近京师时,崇祯皇帝希望群臣能够凑出100万两银子来,调关宁铁骑进京勤王,好话说尽,满朝文臣却纷纷哭穷,都说没钱。 崇祯自尽,闯王进京后,拿刀子逼着这帮官员大臣出钱,结果一下子搜刮到了7000万两银子,可想而知这帮子家伙都是些什么混账东西。 经济是政权的基础,一个没有了钱的政权,距离垮台也就不远了。后世的很多史学家都认为明王朝关键是亡于财政危机,的确是有道理的。主世界的前苏联之所以崩溃,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经济方面出了大问题。 所以秦烽才对明朝的那些文臣士子始终没什么好感,满口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的男\盗\女\娼、蝇营狗苟,将私心私利置于国家利益之上,都是一群死不足惜的国之蠹虫。 想要江山长久,就不能太惯着朝堂上的这帮子文臣,必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