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戏明 第363节 (第4/6页)
文哥儿知晓中秋前后正好是观赏“天下第一潮”的绝佳日子,登时决定接下来几日就在这边住下了。 这不就是“来得好不如来得巧”吗? 说明他与这钱塘江大潮有极大的缘分! 洪澄得知文哥儿的打算,热情相邀道:“既然都来我们家了,就不必另寻住处了,直接住我们家就好。” 文哥儿略一思索,欣然接受洪澄的好意,与洪澄一同进了洪家门。 洪澄儿子名叫洪楩,与文哥儿差不多大,识的字不算少,已经能跟着他爹读闲书了。听说文哥儿是来借书看的,立刻积极地给文哥儿分享自己看过的精彩话本! 文哥儿好不容易考完三场大考,也想放松放松,便高兴地跟着洪家父子一起翱翔书海,欣赏一下市面上挺难寻到的宋元小说。 与此同时,乡试阅卷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除了第一场的《五经》义要让专业对口的阅卷官来品题(比如治《春秋》的考官品评《春秋》卷)以外,每个考生每场考试的答卷会随机分发到各房考官手上评等次。 要是三场俱优,自然是直接入选。 要是有优有劣,也可以酌情收录。 至于那些三场之中有空卷的,那就全部黜落。 所以甭管会不会答,三场最好都给答满了,不然连候选资格都没有! 每个考生的三场答卷加起来林林总总几大千字,浙江考生又有一千四百多人,阅卷工作分摊下去其实并不轻松,整个阅卷过程还是很考验耐心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