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章 (第1/3页)
姜渐仔细对比了书信,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他自然都学过。 这两份书信,绝不是一人所写。 大理寺库房存放的那份,字迹潇洒飘逸,如风过竹林,而薛宴珍藏的这份,却规规矩矩,书法造诣天差地别。 姜渐先道了一声:“这绝不是一个人的笔迹。” 霍尧心里想,他这个识字半箩筐的都能看出来,这也太明显了。 宋燕时道:“可如今,也并不能确定,这落款雪刺史的,就是他亲笔所写。未落款的,便不是他亲笔所写。” 姜渐道:“这卷宗不是明明白白记着吗?当初拦截书信之人的名字,就好好在这上面记着。” 宋燕时眼神微黯,却还是笑道,“姜司直有所不知,不良人虽受官府差遣,但并不登录在籍。如今几十年过去,恐怕那人早已经在底下化成灰了。” 姜渐道:“雪刺史的书信,除了这些,应该还有留存吧?他做官这么多年,总有公文奏章留下。” 三十年前,皇帝还不是现在的皇帝,这还真不好说。 事情一下子陷入僵局。 谢闻思索道:“雪刺史既然不是世家出身,一定是科举做官。他是玉京人士,应当是在四门学中就读,说不定会留有笔墨。” 大陈律例规定,弘文、崇文二馆只收皇亲国戚和丞相国公家的孩子,各二十人,馆长由丞相担任,朝中在任五品官以上为学士。 崇文馆设在东宫,还有为太子选伴读的目的。 接着便是国子学生三百人,太学生五百人,接下来才是四门学,对庶民开放。雪刺史平民出身,应该上得便是四门学,再次一点儿便是算学律学。 小吏领命前去,各学馆应该有留存当年科举的考卷,尤其是平民学子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