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33 父子局 (第1/6页)
手段,没有好坏之分。 这就像是工具,工具被创造时不会赋予正义或者邪恶的标签,包括那些用来夺走生命的武器。 手段其实也一样。 杰瑞&戴斯集团遭遇到有史以来最大一次危机的同时,林奇其他的手段也开始出现。 最先上门的是税务局,有人写匿名信举报杰瑞&戴斯集团的几个重要子公司存在偷税漏税现象。 其实按照联邦举报的标准来说,匿名举报并不一定就要立刻响应。 可以拖一拖,在有空闲人力资源的时候,再清理这些匿名的举报信。 任何政府机构安排调查取证,都是有成本的。 不是说因为是政府机构,就没有成本这么一说,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看法。 在人力资源紧张时,调查这些匿名的举报,会增加人力成本。 比如说增加临时岗位,从其他机构借调等,这些都是有付出的。 匿名举报因为是匿名,属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后果的举报方式,也找不到举报人,所以匿名举报的权重很低。 只有等机构里的人力资源出现闲置的时候,才会有选择的去挑选一些匿名举报调查取证。 事实上也证明大多数匿名举报都带有打击报复的色彩,并不是真的要举报,只是为了给别人添麻烦。 所以按道理来说,针对杰瑞&戴斯集团的匿名举报,不应该会受到重视。 而且现在也不属于人力资源闲置时期,可偏偏联邦税务局围绕着杰瑞&戴斯麾下几家权重子公司,展开了税务调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