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73章 (第1/3页)
为了聚拢人心,稳定局势,定都江宁府的第一年,朝廷便举行了新朝廷主持下的第一次科考。 当时萧诚还在忙着算计辽国人以及伪赵伪齐,这一块自然是兼顾不了。 但现在,他终于腾出手来了。 大宋的教育体系其实是相当完备的。 国子监之下设了六个专科学校,教授律学、算学、书学、画学、武学、医学,算得上是门类比较齐全的教育体系了。 只不过随着抑武重文的朝廷方略定下来之后,书学这一脉便一骑绝尘,将其它学科远远地甩到了身后。 曾任大宋首辅的韩琦的一句东华门唱名方是好男儿,更是将这股子风潮推到了顶峰,其它学科,基本上也就一蹶不振了。 时人都忙着去读四书五经,去学诗词歌赋,以期能用这些东西来搏一个东华门唱名,能搏一个光耀门楣,封妻荫子,其它一切,自然就是落了下乘。 律学也好,算学也罢,抑或是医学,也被不屑地说一声匠气。 就更遑论于武学了。 东京还没有被攻破的时候,时任国子监武学教授的是一帮老学究,而武学名义之上有学生百余人,其实常去听课的也不过一二十人罢了,教的《武经七书》包含了《孙子》《吴子》《尉缭子》《黄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韬》《唐李问对》等。 说起来这些书自然是极好的。 可书终究是死的。 即便将这些兵书背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又如何呢? 不能灵活地运用,不能与战场之上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那书读得越多,可就真是越害人了。 你怎么可以指望那些一辈子都没有见过战场的老学究们,在武学里教出一名合格的军将呢! 萧诚当然要对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