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7章 九月九日重阳节 (第5/6页)
随随便便搞出几百上千万贯。 他缺的,是实打实的货物,畅通的商路,以及巨大的声望,他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他河西张二郎的仁义。 为此,张昭不惜这十万贯的财货,甚至还在重阳节的这天,准备了米面rou糖四样礼物,凡是民五十以上,五岁以下,到了现场的,通通给赏赐。 嗯,看着挺豪爽,但真用不了几个钱。 这个时代,百姓中五十岁以上的,真不多,哪怕就是富贵人家,能活个五十岁,也不错了,很多人一般就活个三十几岁。 而五岁的孩童虽然不少,但赏赐的也少啊! 轰轰烈烈搞了一天,漫山遍野的司空公侯万代,司空大仁大义的呼喊声中,张昭付出的,连七千贯都没有。 而且这还搞出个一个很不错的意外效果,那就是大量遭了兵灾活不下去,或者想离开这个伤心地的百姓,一看张昭如此仁义,当场就有上千人表示要跟着张昭去河西。 这加上以前被他救下来的乾、邠、宁、泾四州百姓,张昭起码可以带回去上万唐儿。1 同时他还命韩七娘子这种本地人,为他四处搜罗民间有一技之长者。 地种的好的,到了河西就分地,种的特别好的,给农学官的身份,不但分地,还有赏赐。 医术过得去的,同样如此,至于其余木匠、石匠、瓦匠、泥水匠、船夫、屠夫,会修房子,会挖水渠,甚至织布织的好的农妇,只要愿意去河西,通通给赏赐。 假如有识的字的读书人,那就更好了,一般会先给五贯的安家费。 “小子,你所求甚大啊!这些事,当年庄庙闵皇帝要是有这份心,大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