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0章 八面来风战汉中 (第3/8页)
所致,与今日并不相同。 所以若要强攻,难度甚大,不如遣一支精兵向东,绕道文川道前后夹击。” 所谓文川道是沿着武休关以东,汉水支流文川河修的一条通道。 其修建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也能通往汉中,大体就是沿着后世陕西城固县文川河南下。 罗玉儿神色也非常凝重,“文川道虽然存在,但大中四年以后,基本就停用了,统共用了一年不到,据说河道全是乱石,根本走不了人。” 文川道并不是栈道,或者说栈道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道路,都是沿着文川河修建的石子路。 长处是能比武休关短二百里路程,加上跟着河道走,多少能借用一点水运。 但是后来发现,文川河水旱两季变化极大,水季水量充沛,时常冲垮河边的驿道。 旱季水量减少,很多路段人只要挽起裤脚就能通过,根本不能行船,所以只用了一年就基本被废弃。 罗玉儿尚在犹豫,但他旁边的焦继勋已经下了决心,右神威卫闯了这么大的祸,不干点九死一生的活,哪还有脸在亲军中混? 于是焦继勋把手一拱,“司马,据河西商会的行商说,文川道虽然不能行大军,但是行商走的不少,因为路途要比走武休关近。 请允许末将挑选八百精兵,自文川道南下出其不意,一定能使兴元府蜀军大乱,说不定还可以接应走傥骆道的昭义镇李荣。” 罗玉儿吃惊的看着焦继勋,“你是说不去翻山岭夹击武休关,而是直接走文川道南下兴元府。 要是这样的话,文川道大路毁烂多乱石,辎重不得行,八百人根本带不了多少东西,能入兴元府又能有何作用?” 文川道顺着文川河修建,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