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85章 (第1/3页)
而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是有一个很朴素的道理的。 谁声音大听谁的。 但声音大的前提是“共同的语言”。 比如,一个人用英语,一个人用中文去吵架,彼此听不懂对方说的什么意思。 你再大声都没用。 而华夏这边天然起步晚,各行各业被人承认的也晚,这是客观事实。 追的快,发展快,那么怎么能占据更大话语权呢? 很简单。 既然你来的晚了,那就先说英语不就得了。 等我用英语跟你沟通,把你们“说服”后,那以后老子就用中文,就得变成你们来学我们了。 很朴素的道理。 放在音乐上,太一样了。 既然你对民族乐没兴趣,民族乐在国际化的发展中会有不小阻力。 那就干脆用西洋古典音乐给你们都艹服气了不就得了? 这样,那之后都不需要人说,更不需要主动安利。 各方面影响力上来以后,人家自己就会主动跑过来学的。 【他西洋古典音乐太猛了,我必须研究。】 【研究那就必须研究全部作品,这样才能更全面的剖析他的艺术思想。】 【我这一研究,发现这b的不少作品全是私货,太多华夏的美学以及传统思想。】 【不懂咋办?那只能从头开始了解开始学了。】 李少杰觉得自己必须要加大力度,来为推进这一流程做贡献。 什么钱?什么名?什么权? 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荣誉! 啥都可以不要,小红花必须给! 为了小红花,那必须豁出去了! 还真不是李少杰无欲无求或是沽名钓誉。 而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