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六章 盐碱地亩产千斤,不切实际 (第1/7页)
景泰十年八月初九,是乡试的时间,就是考取举人的时间,而这段时间朝中为了这块最肥美的蛋糕,争论不休。 在洪武,大明南北两京乡试的主考官规定用翰林官,各省则教官、耆儒兼用。 这完全是因为翰林朝中都不够用,连杨士奇都是察举制的受益者,洪武年间哪有那么多的翰林,京师都不够用。 什么叫耆儒? 由布政司和按察司会同巡按御史,在本省教官中,推举五十岁以下、三十岁以上,‘平日精通文学、持身谦谨者’充任。 什么程度算是精通?什么程度算是持身? 要知道考官大约等同于秋闱的裁判,而裁判的标准模糊不清,这给科场舞弊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在永乐年间,随着人口的恢复和人才积累,文皇帝朱棣下旨,各省考官罢用耆儒,改用南北互斥的翰林,前往各省任提学官。 但是在正统二年,年仅十岁的朱祁镇下旨,复洪武旧制,各省仍用耆儒。 一直到景泰元年,朱祁钰再改,恢复了永乐旧制,各省用翰林院的翰林充任提学官,遵循南北互斥的基本原则,罢用耆儒。 这是为朱祁钰推行的吏治改革,践行‘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做出的政策上的改制。 在永乐年间,朱棣改制时,胡濙大喊陛下英明,在正统年间改制时,胡濙仍然喊陛下英明,在景泰年间改制时,胡濙仍然大喊陛下英明。 贺章弹劾胡濙的罪名是什么? 是胡濙反复无常,无德之尤窃居高位。胡濙辩白不了,承认自己无德。 胡濙是朱祁钰忠诚的走狗吗? 胡濙是大明皇帝忠诚的走狗,但只要朱祁钰还活着,就还是大明皇帝,胡濙就是朱祁钰忠诚的臣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