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八章 高中 (第1/7页)
既然是友人之后,秦主事对于赵文章一行人的抵达,表现的自然是极为开心。 虽然日子过得贫苦,但是还布置了酒菜,跟后生晚辈秉烛夜谈,畅聊了一个通晓,仔细交代了他们接下来考试注意的内容。 自古人常言,朝中有人好做官,这一点自然不会有假。 外人或许不清楚,大乾科举的详情,但是已经在大乾内部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的秦主事,自然不会不知晓。 这一次大乾科举,大王可是亲自吩咐过,四书五经,儒家要义只是基本功,重点是策略和史学两科。 当然了,这不是说四书五经不重要。 事实上,恰恰想法,四书五经是最重要的部分。 对于大乾的教育,人才的选拔,内阁首辅赛八仙曾经就指示过:盖学所以扶天理、淑人心也。皇极由之而建,大化由之而运,世道由之而清风化。本源国家政务,未有舍此而先者。或有未备则无以维三纲五常之具,示作人重道之心。 由此可见,大乾的科举也好,国子监教育也罢,四书五经之中蕴含的大道是根本,是国家兴盛的关键,是规矩,不能改变。 亦或是可以理解为,大乾的科举与大明的科举,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四书五经不会,你压根就进不去。 但大乾的科举又比大明的科举有更深层次。 因为君主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策略和史论,因为四书五经能让你中举,但是策论和史论才能够让你考中好名次。 能够来参加会试的举人们,虽然水平有好有差,当时四书五经的水平都是不会差到那里去的,而且这种体制下,四书五经的题目也不会太难,甚至连截搭题都不会出,只会出最基本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