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_第三零五章 命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零五章 命门 (第1/7页)

    罗平镇,指挥部驻地。

    对于歼灭庆安守敌,拿下绥化,曾一阳并不担心,他已经筹备了近一个月,要是连眼前的这个田中信男都拿不下来,他还有什么底气,去跟关东军叫板,在梅津美治郎的眼睛里拔钉子?

    曾一阳乘着这次机会,在罗平镇外的一处打谷场上,摆起了教案,竟然闲情逸致的给教导团的干部们讲起课来。

    这些干部虽说在教导团,每天除了训练之外,还有总部的参谋们过来讲课,学习基本的指挥技能。

    教导团不过是司令部的说法,这是源自于军中的传统,一边行军打仗,一边培养干部,两不耽误。教导团,还有一个更硬气的名字——抗大东北军分校。

    每一个学员除了教导团的干部之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军校学员。

    一年来,东北的局势非常艰难,别说教导团了,连司令部都经常需要转移。这样的局势下,教导团的干部不仅仅要负责战斗任务,还要抽出时间来学习,但成长的速度却是惊人的。

    ‘学了再做’和‘一边学一边做’,在经验积累的速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别。

    两者在实施上有些区别,不过相比下来,后者虽然条件上比不上前者,但要论成就,或许会比前者高上很多。尤其是,学员能够直接参与实战,对于带兵能力、眼界的提高很有帮助。

    黄埔在成立之初前六期的学员中,出现了大批的的名将。

    一方面,学员的素养高人一等,进入黄埔的学员,都是以救国为己任,怀揣着满腔的报国热情。但另一方面,两次东征和之后的北伐,都让这些学员迅速的成长起来。

    战场上枪炮无眼,也让一些初见峥嵘的战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