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_第四一七章 争议无处不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一七章 争议无处不在 (第1/7页)

    “号外、号外,日寇亡我中华之心不死,关东军大动干戈……”

    “……日军3大主力,聚齐送花江北岸,抗日名将……”

    “……绥化危机不解,东三省反攻无望……”

    ……

    重庆街头,报童挎着半人高的布包,手中摇晃着刚刚油印好的报纸,用带着稚嫩的童音高声喊着。

    持续了一年多的重庆大轰炸,不仅西南大后方的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而且还带来民众的恐慌。生活在随时可能轰炸机投弹的城市,老百姓的神经已经被绷到了极限。

    任何一点喜悦都会被无限的扩大。

    而任何一点的受挫,也将被无限的扩大。

    不过前者将是信心上的膨胀,后者多半是对时局的担忧,悲观者终日惶惶,加上大后方的物价持续飞涨,人民生活艰难,惶恐的情绪被很多人所认同,甚至有不少人认为中日之战已经毫无必要,可以寻求用一种变相的方式来换取和平。

    也就是汪精卫等人的想法,觉得只要给日本人足够的好处。和中国跨海相望的那个岛国还是能够喂得饱的。

    但这种想法,在汪伪政府成立之后不久,国人就被日本的贪婪所震惊。

    更多的国人是对抗日之战充满了信心。

    “任公,您这是……”

    “霞安兄,我这不是被报纸给弄的,东北局势危急,我等恨不得立刻飞去,为抗日出一把力。没想到,日寇对曾将军欲先杀而后快,真是苦煞国人的心啊!”

    “任公多虑了,现在局势还未明朗,中共向来喜欢故弄玄虚,说不定曾一阳在东北已经掌控了主动,正开始反攻呢?”说话的人面白儒雅,中年摸样,但语气颇显刻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