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11章 私访琉璃厂 (第1/6页)
李乙之死,在京城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哪怕有几位阁老压着,底下人也愤愤不平,谁不知道朝廷国用艰难,上上下下,要整顿金融,要救济百姓,还要拼着上国脸面不要,去欺负藩国,逼着开关贸易,好容易看到了一点生机,内廷就跳出来要银子。 虽然比起嘉靖时候大兴土木,花的少了,可是一年到头,也有一百多万供应宫里,这还是明账,另外江南织造局,京城那么多皇庄,还有河套的几十万亩田产,林林总总加起来,宫里一年至少花销在三百万两之上,比起养兵的银子都多。 唐毅不准科道胡说八道,可是也架不住人家到处翻账目,找证据,凡事做了就会有蛛丝马迹,越来越多的言官把矛头对准了宫中的几个大珰,隔三差五就有一本送上去。 隆庆似乎铁了心,一定要保几个太监,所有奏折一律留中不发。 就在纷纷扰扰之中,进入了隆庆五年。 “唐师傅,今年朝廷的财政如何,可能拜托困境?” 隆庆十分关注财政,他深信唐毅的一句话,没有银子办不成的事,如果有,那就是银子不够! “启奏陛下,去岁清丈田亩,初见成效,在册田产已经增加到七百五十万顷,距离洪武二十六年的八百五十万顷,只差一百万顷。” 洪武二十六年,是大明田亩的高峰,此后就逐年下降,到了嘉靖年,数额甚至低于四百万顷,朝廷田赋少了六七成之多。 一年的清丈田亩,就增加了一倍。 除了张居正卖力气之外,也是唐毅改革方法的功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