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_第18章 庙堂(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章 庙堂(九) (第1/4页)

    【还有一更。】

    “跟玉昆相公说过没有?”

    听了黄裳的话后,李承之沉默了一下,而后问。

    黄裳的忧虑,并不是独属于他一人的。

    难道日后大宋亿万子民,都要依靠海外的粮食不成?

    质问过同样或类似问题的,有国子监的学生,也有朝堂上的大臣。太多人对大宋的粮食生产发表过相似的言论,甚至可以说是陈词滥调了。

    原本通过汴水上运的六七百万石纲粮,让江淮六路困扰百年的重担,并没有因为交州米大量运进中原而减少太多,现在还是每年有四百六七十万石。

    尽管两广【交州属于广西】对外输出的粮食每年已经接近一千万石,其中大半被运到京师。与江淮六路加起来,加起来有八。九百万石。但京师之中,就连驽马也一天至少要配三升口粮,草料另算,百姓更是放开肚皮,开封每年运进来的粮食比过去虽增加了四百万石,却像个小石子一样,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东京开封府,乃至整个中原腹地,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原本生产粮食的田地,却大批的转产。不需要太多预见力,就知道长此以往,大宋的农业会变成什么样子。一想到江南、两浙,鱼米之乡,日后却变成要靠外地输入口粮,这不能不让人心惊rou跳。

    “跟玉昆相公说过了吗?”

    黄裳摇了摇头,却道,“提过两次。”

    李承之唔了一声,疑心散了一点。

    聪明人,两次谏言都没有得到回应,就不会提第三次了。会接受意见的,前两次就接受了,再说多了,反而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