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_第24章 夜雨更觉春风酣(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夜雨更觉春风酣(中) (第1/5页)

    江南棉商此举,在韩冈看来缺乏长远眼光。

    应该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但凡是给官府的货,江南的商人拿出来的,向来要差上一等。

    也是跟民风有关,就像两浙、两江一带作为税赋收上来的丝绢,很多都是薄得一根手指便能洞穿,几乎与医用的棉纱布差不多。但丝绢尽管可以做得很轻薄,但如纱布和麻布一般粗糙,可就说不过去了。棉布的情况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朝廷要征收棉布为贡赋,那么江南的棉商就顺理成章的将过去的经验用上了。

    这种事成了习惯之后,就连外售的棉布都会做手脚。为了降低成本,与陇右棉布比拼价格,这两年已经能看出江南棉布制造商们开始偷工减料的苗头了。

    而陇右棉布,质量上名声的出来了。所以才能够卖得比相同等级的江南棉布更贵。

    品牌这东西,是需要常年不断的去维护的。如果从个人角度来说,设法躲避苛捐杂税,无可厚非,但是从地区的整体利益来讲,所有人都这么做的话,江南棉布的名声也就坏了大半。

    直接的竞争对手若也一个样,棉布这个生意还能长久的做下去,可是陇西这边,韩冈耳提面命要注重质量,上缴的布匹都是选了质量好的,为得是什么?还不是就是为了保证陇右在棉布上的垄断利益?

    时至今日,陇右与江南之间的棉布之争,已经达到了韩冈最初的目标。即使是完全一样的棉布,挂了陇右的牌子,硬是要比江南棉布贵上几十文,这些差价,就是名声。

    “如果江南的棉布,就做成小衣好了,穿在里面谁都看不出来。做外袍的话,还是自家的布。”

    韩冈手指捻了好几下,直觉上觉得不该是江南布,但也没分清手上的衣服,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