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74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743节 (第4/6页)

以后大明朝上上下下的奏疏全都给朕换一套做法,首先是格式,这一点侍从室来明确,按照平时朕要求你们的扔掉那些繁文缛节,各地官员不会写的,你们将格式发下去。”

    朱厚照跟他们要东西的时候就是这样,是什么问题?为什么有这个问题,有什么历史原因、现实原因?有什么影响?建议如何解决。

    就这样说清楚、道明白就行了。

    不过现如今大明朝的官员是不会的,他们非得来一段没有用的、展示文采的前缀,实际上朱厚照是办事的,又不是批改作文的老师,

    对他来说,写的明白就是写的好。

    侍从室现在是何廷仁负责,他老实领旨。

    朱厚照则继续,“除了格式,便是上奏之人,从今年开始,朕会扩大拥有密折权的臣子规模,凡各地所上密折,直入宫墙之内,期间任何人不得拆阅,否则,朕重处不饶!”

    其实最干脆还是像朱元璋那样,所有送进来我的自己看,不要你们票拟,不过那样人类是办不到的。

    即便是朱厚照这样勤政,他也是批阅一部分重要的奏疏,大部分还是按照票拟,拿过来就是写个知道了,后来更减省,就是已阅,这两年就是一个字了:阅。

    再搞下去,他就要已符号代替了。

    明朝奏疏制更关键的地方在于通政使司拿到了奏疏以后,会先誊抄一份。

    这一抄,那真是皇帝成最后一个看到的人了。

    朱厚照要改动这里,他继续说道:“从今日后,内阁设尚书处,专门负责接收不以密折上呈的奏本,之后由内阁票拟并送呈朕阅览。通政使司仍然保留,但不再负责臣子奏疏流通之职,只朝堂之外、凡四方陈情建言,仍由通政使司受理。”

    简单的说,以后国家的事走内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