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嫡长子 第692节 (第6/6页)
这话他对毛语文就说了,意思很简单,不要拿一些小罪来说,到时候杀了不合适,不杀又难受。 毛语文头埋了下去,“既然如此……皇上……臣逼一下他,吓唬一番,如何?” “你去做好了,朕只要结果。” 这么说毛语文就懂了,“是,臣必不负皇上之托。” 秋日月光明洁,黑夜之中极为明显。月光之下,毛语文在皇帝注视之下离开。 朱厚照微微抬头,某个时刻落下眉头:江南已乱,就不能拖太久了,以免百姓蒙难。 第七百八十七章 抓人上万也要抓 历史中的梁储是杨廷和内阁的阁员之一,也属清流派人物。 后来杨廷和去位后,也接替杨廷和当过一段时间的内阁首揆。 清流官员的主要政绩,往往体现在皇帝如何错乱,他们如何劝谏皇帝放弃这种事情上,说起来就是正气凛然、直言敢谏这类的话。 实际上有一种小心思在里面,史官这样记载,所体现的都是大臣如何如何,皇上倒成了反面的人物。 文人心思可不那么单纯,比如明代学者焦竑编纂的《国朝献徵录》中,曾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说“皇太子(朱高炽)校场射箭,下马发无不中。” 这话表面上来看是夸奖,实际上是嘲笑。 古时候射箭没有单纯说射得准的,都是讲骑射,骑在马上射移动的目标,这叫功夫好! 所以故意这样写,就是说仁宗皇帝太胖。 用朱厚照的话来讲,这样嘲笑是很没品的,麻蛋,吃你家大米了么? 相比较起来,张璁这样的首揆,回望他的政绩有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但他的名声就要差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