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八章循循善诱 (第3/8页)
国之蚀虫,人人得而诛之!清官为民造福,廉洁奉公,乃万民之福祉,商人更是只会逐利,公爷岂能本末倒置,不辨是非?”上官仪气呼呼说道,两眼大张,指手划脚,显得激动非常。 要不是良好的修养,上官仪真想上前将这位公爷的脑袋敲开,看看是不是在胡言乱语。 杨帆笑而不语! 他当然支持廉政,如果手下的官员全是清官,他当然喜于乐见。 可现实是残酷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生产力情况下,根本杜绝不了。 当然,并不是说杨帆支持贪腐,而是无奈之举。 在杨帆看来,在物质和社会生产力没有发展到极致之时,贪腐永远是清扫不尽的。 比如,明朝时期,太祖皇帝对贪官实行剥皮法,手段够残酷吧! 可这真的能够杜绝得了贪腐的风气么。 其实不然,反而让这股风气在阴暗处越积越重。 毕竟,官员也是人,他们也要活着。 更何况,官员还有那么多的仆从要养,太祖皇帝想要用微薄的薪水让官员清正廉洁,这怎么可能? 在这样极大的压迫下,也许官员不能敢明目张胆贪腐,但总会想尽各种办法去糊弄和寻找途径。 反而导致这些人联合起来,一门心思考虑怎么去贪腐钱财,对于百姓的死活根本不管不顾,造成更大的影响。 甚至,杨帆认为明朝之所以灭亡,与贪腐一直藏在暗处得不到解决有着极大的关系。 当然与关闭海关,抑制商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这样的道理杨帆却不能说出来。 因为,古人根本不能够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