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76章 保卫莱茵 (第1/5页)
随着东线的苏联红军越来越接近第三帝国首都柏林,压力很快转移到了西线百万盟军身上。 西线盟军部队进入第三帝国本土之后,受到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部队推进速度缓慢。 当得知红军距离柏林只有不到300公里的时候,盟军总指挥艾森豪威尔将军才真正的感到压力巨大。 虽说已经决定将占领柏林的机会拱手让给苏联红军,但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迫使第三帝国纳粹政府无条件投降的时候,西线的盟军仍然没有深入第三帝国内部。 结局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在新加坡参加联合国大会的罗斯福总统以及艾德礼首相都催促艾森豪威尔尽快进军! 讨论群563743675 摆在艾森豪威尔面前的是一道难题。 盟军被宽阔的莱茵河拦住了去路,强大的陆军部队不得不停留在莱茵河西岸。 要想深入第三帝国腹地,那就必须强渡莱茵河。 可情报显示,希特勒已经下令炸毁了莱茵河上的所有公路和铁路桥梁。 德军西线总指挥龙德施泰特元帅更是在莱茵河东岸布置了重兵,准备与艾森豪威尔的百万盟军决一死战。 莱茵河是欧洲的母亲河,是重要的航运通道。 此时这条母亲河更是成了纳粹德国的最后一道防线。 莱茵河之后是第三帝国最为重要的鲁尔工业区,这些地方一马平川,铁路和公路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