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15节 (第1/5页)
徐云便继续道: “而要让陶瓷发生拉伸或者收缩,那么我们便要保证它内部存在一种规律。” “也就是平衡状态下电极有平衡电极电势,而不平衡状态下电极也有一个电极电势。” “能保证二者长期存在一个恒等值的效应,便是极化,这个做法需要很高的电压以及其他一些手段……” 法拉第这次花了点时间思考,方才继续点起了头: “原来如此……我大概懂了。” “这就好比电荷已经到达了电极处,但得电荷的物质还没来得及去拿,于是电荷便积累了下来,电极也因此偏移了平衡电势。” “发生电极反应时,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的现象就是极化,罗峰同学,我说的对吗?” 徐云微微一怔。 下一秒。 一股酥麻感从尾椎升起,直窜头皮。 艹! 1850年真的到处都是挂壁啊…… 自己不过只是从表象解释了几句,法拉第就一眼看到了本质,这你敢信? 极化。 这个概念哪怕在后世,都是个解释起来很复杂的概念。 涉及到了过电位、交换电流密度、双曲正弦函数型等一大堆范畴。(推荐查全性院士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和北航李狄的《电化学原理》) 再深入下去,还会涉及到瞬时电场矢量、时变场以及jones矢量……也就是完全极化波等等。 至于压电陶瓷的极化,则是与陶瓷内部的各晶粒有关。 这些晶粒具有铁电性,但是其自发极化电畴的取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