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87节 (第1/4页)
“毫无疑问。” 说起华夏近代物理史。 许多人脑海中可能冒出的都是落后之类的概念。 但实际上。 在近几十年里,华夏物理学界也有过高光时刻,曾经多次发布过国际级的成果。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国际性成果发布,无疑当属大亚湾中微子振荡矩阵角的测量报告。 这个结果精确测量了物理学基本参数——中微子混合角theta13。 通过对比多个实验厅的中微子流强和能谱,对振荡幅度的测量精度达到2.8%。 这是目前三个中微子混合角中最精确的测量结果,属于真正对基础物理学的贡献。 不过遗憾的是。 这次成果发布会的举行现场不在国内,而是在首尔召开的第30届国际中微子与天体物理大会上。 至于国内举行的最大成果发布会嘛…… 当属是水木薛其坤院士在2013年发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这也是首个华夏人自己提出理论,然后做出相应的成果的项目。 这是一个接近诺奖级别的成果,因为之前的整数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都已经获奖了。 在多年之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上会诞生一个华夏人的诺奖也说不定。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者之一,就是之前介绍过离奇身亡在海对面的张首晟,何其可惜。 当时水木的那场报告会来了40多个海外的物理学者,其中包括了两个诺奖得主,四位欧洲物理奖得主,以及一位狄拉克奖——也就是国际理论物理学领域最高奖得主。 单论含金量。 那场报告会无疑是华夏建国至今最高光的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