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41 (第1/4页)
生百余年所受的苦难,与汉室的延续比较起来不值得一提?” 荀彧是心有汉室的忠臣,但是他不是轻忽天下黎民百姓百余年苦难的人。他勉强说道:“那是没有吴侯你这般的人物,不然不会有外戚当权、内宦惑乱宫廷。” 孙策被荀彧的话逗笑了,荀彧也觉得自己说的有些欠妥,奉承的意味太明显了。 他为自己辩解:“彧此言不是奉承吴侯。从兖州到徐州,沿途见阡陌荒草、村落累累白骨。初使从者掩埋,后不得不任其暴尸旷野。而离开广陵郡到曲阿再来寿春,见百姓虽不是富足,但也是安居乐业,幼不见弃老无所遗,官学不因寒族而拒其子弟与门外,世家豪族不见有街头跋扈者。彧亲身经历,并不是要奉承吴侯。” 孙策知道荀彧说的这些话没有掺假。他趁机问荀彧,“我若使得天下百姓都如文若所见的寿春、曲阿之人,可青史辉煌吗?” 荀彧从心底深处不愿意回答孙策这种问话的。 “那吴侯也会背上悖乱逆臣之名声。” 孙策朗声大笑,“策一人背污名使黎民苍生得救,有何不可!” 荀彧起身向孙策致敬,正声道:“彧敬佩吴侯志向,但恕彧不能苟同。” “文若,可还记得夏、商、周乃至秦朝为何而亡?” “夏桀昏庸残暴被商汤取代,商纣王残暴被周武王所灭,周幽王昏庸葬送江山,秦横征暴敛苛政使民不堪而义举。” 荀彧回答的声音渐低。 “文若说的对。凭何夏、商、周乃至秦之帝王昏聩就丢掉了天下,而灵帝那‘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昏聩不弱于夏桀、周幽者却可以继续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