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17 (第1/4页)
在户部里搞东林那一套,我要找你算账的。” “好好好,若是那样,我就把他送与都察院,与六科那些人一起做伴当御史去。” 周嘉谟见李汝华认可了一个郎中,长出了一口气。继续与他推荐自己选中的其他人。 李汝华却道:“我收杨涟是因为他是顾命大臣,别的人你再斟酌斟酌。陛下要把南京六部的人都调过来,你再帮我多参详几个。” “茂夫,这几个我真的是反复推敲斟酌过的。” 李汝华见周嘉谟不肯让步,只好对他直言。 “明卿,我看好南京的户部尚书汪应蛟。只是无论资历能力做户部的左侍郎都有些屈才呢。” 周嘉谟膛目结舌。 “茂夫,你可真敢想。他也应该有七十岁了。去南京六部也是养老的。” “可是陛下要把南京六部合过来,他过来做尚书不可能,做左侍郎虽然屈才,也不直接致仕要好。不然你问问陛下的意思,再问问汪应蛟本人肯不肯?” 周嘉谟只好接受了李汝华的建议,带着自己辛苦挑选出来的各部亟待补充的侍郎人选名单,恹恹地去乾清宫求见天子。 第777章 木匠皇帝32 周嘉谟宁愿先与各部尚书对增补郎中的人选进行沟通, 在达成一致的看法后,再从吏部走正常派遣的公文程序,也不愿意因派去的官员的不适合而被尚书们抱怨。 至于各部要增补的侍郎人选,那就更是慎重了。因为各部的侍郎, 他只有举荐的权利。就是各部尚书也同意的人选, 最后也必须得到天子的认可。 他常常会为一个侍郎的位置, 考核十几位符合基本要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