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55章 天马行空 (第1/6页)
任正义的这个回複,还真让顾骜有些没想到。 至少在80年代中期,国内的银行贷款放贷普遍还是比较宽鬆的。 低息贷款不少,某些符合特定项目条件和扶持政策的,甚至会无息。 更重要的是,很多比较小额的、项目理由正当的贷款,都不要抵押物。当然这里的小额一般是只人民币几万块範围内的,如果是六位数、几十万以上的,那绝大多数还是要抵押的。 这种宽鬆,在人心活泛的90年代,几乎是不敢想象的,那得催生多少老赖呀。不过在86年却自有其存在理由,因为就在当年的8月份,国内才有了第一起破产。在此之前大家都觉得借了国家的钱肯定得还,不还的下场靠借款者自己吓自己脑补就够严重了。 不过,宽鬆也不是谁都能借的,关键还看批示。任正义说他可以低息甚至无息一部分,贷款二十万补充启动资金,显然是跟他在华兴通讯干了三年、而且当了一年多副总有关。 这样的人出去,哪怕是下海身份,在当时这个特定年代下,到银行都是有背书的。你要是个普通无业ang流,你试试去银行不给抵押贷款,不被打出来那才叫怪了。 这也不算什么不合理的利用影响力,毕竟他借了钱也是真心去创业、将来也会还的。只能说银行方面自愿更相信这样的人是拿了钱去做正事、做好事,所以愿意借给他。 相比于另一个时空,任正义88年自建企业时,只拿了两万块个人和亲友积蓄做本钱,如今的他可算是鸟qiang换炮了,最初起步阶段就起码充裕了四五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