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请我当皇帝_第三百四十四章 义军战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四章 义军战略 (第1/4页)

    一提到南阳,张顺下意识便想起前世上学之时,背诵的课文《陋室铭》。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说来也令人哭笑不得,那诸葛亮当年结庐而居,心忧天下,不曾过于关注躬耕之地的行政区划问题,反倒后来在襄阳和南阳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夺。

    不过相比较历史上两地作为政治军事要地的争夺,这又显得小儿科了。

    南阳古为宛城,三国时期为张绣所据。

    原本是张绣的叔叔张济军中乏粮,便去攻打刘表,掠夺粮草,不幸中流矢而死。

    随后侄子张绣接管了张济余部,被刘表安置在宛城。

    这倒不是刘表仁慈,别人攻打他,他反倒以德报怨。而是那宛城遮蔽荆襄,北控汝洛,乃是战略要地。

    刘表之所以安置张绣再次,一则遮蔽曹cao锋芒,而则示弱以敌,以示无与曹cao挣雄之心也。

    故而其后曹cao欲伐刘表,需先破张绣;而刘表欲守襄阳,亦需先守宛城。

    因为南阳、襄阳正好处在南阳盆地两端。

    对北方来说,一旦南阳失守,就会遭到南方威胁汝州、洛阳等要地。

    而对于南方来说,一旦襄阳失守,则北方可以借机建立水师,顺汉江而下,破除南方的长江之利。

    那吕维祺建议张顺攻取南阳,第一则是为取其精兵。

    南阳豫西素为一体,群山连绵,山民耕猎其间,素来悍勇难制。

    自古以来群山之中往往“穷山恶水出刁民”,更出精兵。

    欧洲有著名瑞士的山地戟兵,中国亦有丹阳精兵。甚至连出身长白山之中的后金精兵,出身渝鄂湘黔交界九溪十八峒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