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平凡人的奋斗_第三十八章经济知识的学习和思考总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经济知识的学习和思考总结 (第6/10页)

,从而在经济规模上成为西方国家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rb的人均国民收入也从1960 年的37八 美元上升到 1970 年的 1515美元,接近了西欧的水平(占世界第20 位)。

    1969 年度的《经济白皮书》以“第2 位与第20 位”的表述,刻画了当时rb的经济实力,认为导致rb的gnp 占第2 位与人均gnp 占第20 位的“不平衡”的是农业、服务业、中小制造企业的低生产率。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对以年轻劳动力为主的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扩大,导致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趋势,以致低生产率部门的工资也迅速增加,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又加速了消费物价上涨。

    高速增长总的来说使蕴藏在rb国民中的“能量”得到了发挥,国民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物质生活的贫困,基本上实现了完全雇佣,在消除经济“二重结构”(例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差距)方面也作出了成绩,广大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物价上涨、生活环境建设落后及公害问题严重化等弊病。

    70 年代初rb经济的高速增长进入末期,增长减速过程实际上已经开始。1970 年度的实际增长率为7.6%,71 年度由于“日元升值”的冲击增长率下降到5.0%,1972 年度增长率复又回升到9.2%。然而,紧接着在1973年发生了石油危机,致使1974 年实际增长率下降到0.4%,为战后第一次出现的负增长。可以说正是石油危机对rb经济增长的转折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给战后rb经济的高速增长划上了句号。

    4.稳定增长时期(1973—19八6 年)

    197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