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九十五章:普惠于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普惠于民 (第1/4页)

    电报这种事物,现代年轻人可能对它很陌生,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和应用,以及网络的普及和卫星的覆盖,信息传递,已是一件非常容易之事,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亦是秒传秒至!

    可实际上呢,电报被淘汰才没多久,也就三十年左右,换言之,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它仍是重要的通讯手段之一!

    在无线通话技术尚未普及的那个年代,最方便的通讯手段,就是有线电话!

    然而,那时候有线电话的安装率也不高,打长途更是价格昂贵,异地之间,若有紧急联系的需要时,电报是最快捷,也最便宜的一种手段之一!

    人类最早发明的电报,是有线电报,那滴滴答答的信号,是通过千里迢迢架设起来的电线传递的!

    当年义和团运动,曾掀起一场盲目排外的风潮,喊出“挑铁道,拔电杆”的口号,认为所有从洋人那里学来的东西都该废止,一度破坏了不少电报电线,致使在洋务运动当中,好不容易修建起来的通讯体系一度瘫痪,清政府不得已,还恢复了停用已久的六百里加急!

    后来,无线电报问世了,也就是我们经常在谍战剧里看到的那种电报机,利用大气层的电波折射原理,便可以实现全域通讯,再也不用架设那么多电线杆子了,不仅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也能更加方便快捷!

    刘纬由卑弥呼那里带回来的电报机,正是这种无线发报机,这也就意味着,他又走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