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争议报告 (第1/5页)
孙刘两家,骤然起了冲突,天子刘协两次下诏,令刘纬出兵助战,他都找借口推掉了! 可是,两次抗旨不遵,又什么表示都没有,也确实说不过去,刘纬不想影响自己的名声,便派人给刘备送去了不少军粮,作为另外一种援助! 不过,为了不落偏袒之名,刘纬也不能只是支援刘备,于是便也同时给了孙权点甜头,他秘派廖立为使,去往建业(兴鼎元年时,孙权已迁治所到秣陵,改名建业,今南京),表示可以免除孙权欠下的所有债务,以为资助! 还记得么,当初周瑜和鲁肃私下里答应了刘纬一笔巨额军费,分十年偿清,实际上到了兴鼎二年,这笔债还没还清呢! 可能您会有所疑问,孙权死心眼啊?刘纬也没帮他什么,这笔巨债干脆不还了,又能怎样?学学人家庞统,乱世之中,何必非得讲究信义,就算说话不算数,又能有什么损失? 其实,孙权何尝不是这样想,这笔巨债,无疑是沉重的负担,他岂能甘愿就这么白白给刘纬呢?可是,早年间,他需要刘纬的助力,以便抗衡曹cao,制约刘备,就不能赖账! 后来,随着双方通商的广泛深入,东吴对蜀中所产的一些商品,依赖性越来越高,如果不还债,刘纬把通商一停,东吴还真有点承受不起那个损失,对经济的冲击太大! 更何况,孙权一直把刘纬当成目标和竞争对手,他也着实是豁不出去那个脸面,丢不起那个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