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六十章:调兵救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章:调兵救驾 (第1/4页)

    其实,刘备被刘纬挟持于汉月台的消息,早就传回了襄阳,诸葛亮和庞统等人闻知,惊骇万分,迅速调集重兵,包围了汉月台!那么,也就是说,荀彧唯一送信出去的时机,早已转瞬即逝!

    可能您也早就有这样的疑问,都什么时候了,荀彧还在殿内没完没了地试探刘纬,提各种条件,耽误那么多宝贵时间,现在可好,已经被包围了,还怎么送信出去?

    难道说,荀彧就是打算让荆州诸臣将都得到消息,李严一旦听说此事,就能立刻心领神会,写密信通报汉中方面?难道他们事先就已经约好了吗?

    不是的!哪有这么简单!李严是荆州之将,刘备的属下,他就算给汉中方面报信,刘纬的臣下们也不能信啊,肯定会怀疑这里面有蹊跷,甚至会觉得这是一场骗局!

    因此,如果要向汉中方面报信调兵来援,起码得有刘纬的贴身信物才行,最好是亲笔手谕,否则很难令人相信!万一汉中方面收到信息,却将信将疑,迟迟未能发兵救援,岂不是耽误了大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若想调汉中军前来救驾,仅靠李严心领神会可不够,空口无凭,根本无济于事!那么,刘纬被困襄阳的消息,到底有没有传递出去呢?

    呵呵,其实荀彧早已将刘纬的贴身印玺和一道他亲笔写下的,简明扼要的调兵手令,密封于锦囊之内,交给了一名亲信之人,带出了汉月台!

    奇怪,汉月台周围,都是荆州军的控制范围,荀彧的亲信,怎么能出得去呢?很简单,因为这名亲信,其实正是原属宫廷戍卫的其中一名执戟郎中!

    这下子,您终于明白了吧,荀彧为什么非得要赶走那些原有的侍卫,而坚持要由汉王近卫军负责汉月台戍卫,除了为保障安全,防止突生变故外,也是一箭双雕之计!他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