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二十一章:都城长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都城长安 (第1/4页)

    长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

    汉高祖五年,设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长治久安”之寓意。

    然而,到了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却放弃了长安,改立洛阳为都,从此,长安失去了原有的繁华与荣耀,渐至没落,再经历了后来五胡乱华和南北朝时期的动荡与混乱,曾屡次毁于战火,直至隋唐立都于此,才重现了往日雄风!

    既然刘秀夺得天下,延续了汉祚,又为什么不定都长安,偏偏选择了洛阳呢?

    这里面的原因,十分复杂,若展开论述,又是一篇历史论文!因此,我们还是老规矩,摘重要的来说,只强调一条,那就是洛阳,离刘秀的势力范围更近!

    刘秀当年起兵南阳,靠的就是中原一代豪强士族的支持,才最终夺取了天下,若是立都于长安,便离自己的势力范围和支持者们太远了,在一个他并不能完全控制住局面的地方做皇帝,刘秀的心里也没底啊!

    而洛阳,居天下之中,地势险要,山河稳固,易守难攻,又靠近刘秀的老家,部下多是南阳人,群众基础好,而且相比于被毁于战祸的长安来说,更加富庶安定,显然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