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六十三章:八卦迷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八卦迷阵 (第1/4页)

    瓮城,是中国古代城池的一种防卫结构,等于在外城门之内,增加一道双保险,可有效阻击攻破第一道城门的敌军,并在狭窄的空间内,于城头上予以其致命打击,取瓮中捉鳖之意!

    在我们的印象中,三国时代,这瓮城就十分普及了,尤其是演义当中,曾无数次提及瓮城!可实际上呢?这东西,在三国时代并不常见,即便是有,也不叫瓮城!

    瓮中捉鳖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元代记载;请君入瓮,则出自《新唐书.周兴传》!也就是说,三国时代,还没有这样的成语典故,又岂能给一个军事防御设施,起名为瓮城呢?

    事实上,瓮城这种建筑模式,应该出现于唐宋之后,盛行于明清时期,以至于后世的许多人,都陷入了一个误区,以为三国时代就有这玩意,而且十分普及,千万不要被影视剧和小说演义给骗了!

    那么,汉代为什么没有瓮城呢?这就与城墙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技术水平有关系了!

    在汉代以前,尤其是中原地区,城墙基本上是夯土所建,宋代之后,才有了砖石城墙,正是因为建筑技术的进步,才让城池的建筑模式和防卫功能,更多样化,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可以结合历史记载推断,瓮城应该是那个时候才开始出现和普及的,汉代没有瓮城!

    当然,话也不能说得太过绝对,根据古城墙遗址的考古发现来看,其实汉代有些城市,还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