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七十七章:突闻金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突闻金声 (第1/5页)

    何为盔缨?就是战盔顶端的红色缨络,为中国古代将领所特有的一种装饰物,大概出现于秦汉时期,并为后世所普遍采用!

    这种装饰品,可以明确将领们在战场上的位置,令士兵们知道冲锋的方向,亦可根据缨络的款式和样式不同,分辨不同等级将领的身份和地位,也是一种等级的象征!

    实际上,盔缨这种物件,在最早诞生之时,并非单纯的装饰品,也并不是红色的,而是有着非常现实的作用!

    古代将领们所佩戴的战盔,可不像今天的头盔和帽子,还分个大小尺码,而且,一般为了防止作战之时会发生脱落,普遍设计都很紧,是箍在脑袋上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战后这头盔可如何摘下来呢?尤其是一场大战之后,双手沾满鲜血,很滑的情况下,怎么才能自己摘下战盔呢?于是便有聪明人设计出了盔缨,只要握紧一拔,就能摘下头盔!换言之,这盔缨就是个实用的“拉手”!

    早期的盔缨,一般是以麻线或马尾编织而成,也有用丝织品为材料,但相对较少。不过,无论以哪种材料制成,都不可能刻意地把它染成红色,既没有必要,也没有那个技术!

    那么盔缨又是如何染红的呢?就是被鲜血染红的!大战之时,血光四溅,难免有所沾染;大战之后,双手沾血,去摘头盔,久而久之,盔缨就被染成了红色!

    由此可见,古代战争的血腥与残酷,绝非想象中的那般儿戏,那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