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八十四章:彭羕之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彭羕之心 (第1/4页)

    偷袭盐井,抢劫食盐,似乎可以解决粮食问题了,那么游说蜀中各地投降的任务,又进行得如何呢?这么讲吧,诸葛亮该做的努力,都做了,可惜到现在都没有任何回音!

    诸葛亮病了,马良替他主持常务,不能脱身,这两人自然无法亲自出使,前往成都等地劝降,若是派个无名小辈,又怕没有说服力,于是便只能派遣彭羕出使,其实也是万不得已的选择!

    诸葛亮一点都不信任彭羕,总觉得这家伙投降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什么阴谋,又岂敢托以重任!他觉得派彭羕出使,很大可能会rou包子打狗,一去不回,更是担心彭羕会泄露荆州军情报给蜀军,又岂能轻易让他离开江州!

    更何况,诸葛亮对于现在这种局面下,试图招降蜀中各地,其实一点都不抱希望,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按照诸葛亮的战略,荆州军应该利用有限的兵力,先行夺占阆中、汉昌和葭萌关等要地,割裂蜀中与汉中的联系,断绝蜀中各地企盼刘纬率军入蜀救援的希望,这样的话,再去劝降,方才更加有效,益州除了汉中外,或许可以传檄而定!

    可现在呢?刘备执意去攻汉中,只占领了汉昌,却没能割断金牛道,蜀地与汉中之间,仍可互通,便等于是没能断绝蜀地坚守待援的希望,就算派去的使者巧舌如簧,说得天花乱坠,恐怕人家也未必肯改弦更张,投降献城!

    因此,诸葛亮认为,劝降一事,成功的希望不大,与其为此多费周折,还不如一门心思地好好想想,该如何保证大军的后援粮草问题呢!他纯属是为了执行刘备的命令,迫不得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既然主公有令,这件事还得去做,而且要做就认真做,必须争取最大的成功!反正,有枣没枣打,打一杆子试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